您当前的位置:国联资源网 > 专家库 > 电工电气行业专家 > 徐祖哲
徐祖哲
所属行业:
电工电气
职务:
暂无
特殊成就:
暂无资料
个人简介

  徐祖哲,这位半生与计算机融为一体的行家,退休后开始了一场艰苦的追寻——辨认中国早期“数字英雄”的面容,拼接那些破碎的传奇。(资料照片)

  计算机,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。近年来,为了争夺这一发明的“第一”和“之最”,一个个解密的历史信息从美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相继传出。但是,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一直少有披露。对此,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、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心有不甘。“我有责任拂去尘埃,记述中国一代IT英雄的人生和创造。”2001年12月,他退休了。从此,为着这一信念,开始了默默的寻觅。

  总理一槌定音:我们要搞计算机!

  在通信和计算机界,徐祖哲是个活跃人物,上世纪80年代就获得过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也是最早完成照片图像处理系统的人,参与过邮电、铁路、畜牧、城市、网络等应用。可他说,他在哈军工参与的没有拿到奖项的长途电话计费计算机项目,才是真正有大贡献的成果。这位半生与计算机融为一体的行家,转而把目光聚于历史深处,辨认那些消逝的面容,拼接那些破碎的传奇。

  2002年一个秋光明媚的下午,年逾七旬的清华大学教授凌瑞骥接待了他。凌瑞骥曾在1956年经手创建本校计算机专业,他告诉徐祖哲,那一年清华招生,建立了全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,从上海交大和本校调整专业的35名三年级学生,在清华大学经过暑假的紧急补课和一年多的“计算机训练班”学习,1957年秋天毕业,成为“中国计算机第一班”毕业生。

  1956年,为了帮助中国制定《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》,苏联一个高级科学代表团来北京访问。周恩来注意到名单中三分之一科学家的专业是计算机、半导体等新科技。他急切召见了当时负责新中国电子、电信、广播事业的王诤和李强,专门询问计算机在国外的发展情况。听完汇报,周恩来斩钉截铁地提出:“突出规划重点,把最紧急的事情搞一个报告。”

  此时,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设有26位科学家组成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,可计算机是个有争议的项目——在一个连国家级科学院的房屋、汽车、仪器都捉襟见肘的国家,“能不能”和“有没有条件”发展计算机?

  钱学森是规划委“远景规划综合组”组长。这位有远见的科学家,举出很多事例说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性。真正决定命运的,是总理的一槌定音:现代科学新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,我们要搞计算机!按照周恩来的要求,规划委员会将计算机、自动化、半导体、电子学四项作为“紧急措施”写入规划。从此,中国的“计算技术”从纯科学变为“科学与产业”结合的重大项目。

  要上马,第一难是关键的电子元器件极为匮乏,怎么办?只有进口。中科院计算所办公室主任何绍宗以外贸部贸易代表身份到了莫斯科,才知道这些元器件属于重要军事物资,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。他赶紧给国内打电话。由于时差,计算所的万永熙接到电话已是深夜。他当即要车进城,赶往外贸部长李强家。部长这时已经睡下。听说是科学院的事,立即起来听汇报。他要万永熙连夜列出所需名单,第二天拿着名单直接向周总理作了汇报,并开始与苏方谈判。不到一个月,研制计算机的仪器、元器件便运抵北京。

研究成果及获奖介绍

  徐祖哲,这位半生与计算机融为一体的行家,退休后开始了一场艰苦的追寻——辨认中国早期“数字英雄”的面容,拼接那些破碎的传奇。(资料照片)

  计算机,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。近年来,为了争夺这一发明的“第一”和“之最”,一个个解密的历史信息从美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相继传出。但是,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一直少有披露。对此,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、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心有不甘。“我有责任拂去尘埃,记述中国一代IT英雄的人生和创造。”2001年12月,他退休了。从此,为着这一信念,开始了默默的寻觅。

  总理一槌定音:我们要搞计算机!

  在通信和计算机界,徐祖哲是个活跃人物,上世纪80年代就获得过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也是最早完成照片图像处理系统的人,参与过邮电、铁路、畜牧、城市、网络等应用。可他说,他在哈军工参与的没有拿到奖项的长途电话计费计算机项目,才是真正有大贡献的成果。这位半生与计算机融为一体的行家,转而把目光聚于历史深处,辨认那些消逝的面容,拼接那些破碎的传奇。

  2002年一个秋光明媚的下午,年逾七旬的清华大学教授凌瑞骥接待了他。凌瑞骥曾在1956年经手创建本校计算机专业,他告诉徐祖哲,那一年清华招生,建立了全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,从上海交大和本校调整专业的35名三年级学生,在清华大学经过暑假的紧急补课和一年多的“计算机训练班”学习,1957年秋天毕业,成为“中国计算机第一班”毕业生。

  1956年,为了帮助中国制定《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》,苏联一个高级科学代表团来北京访问。周恩来注意到名单中三分之一科学家的专业是计算机、半导体等新科技。他急切召见了当时负责新中国电子、电信、广播事业的王诤和李强,专门询问计算机在国外的发展情况。听完汇报,周恩来斩钉截铁地提出:“突出规划重点,把最紧急的事情搞一个报告。”

  此时,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设有26位科学家组成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,可计算机是个有争议的项目——在一个连国家级科学院的房屋、汽车、仪器都捉襟见肘的国家,“能不能”和“有没有条件”发展计算机?

  钱学森是规划委“远景规划综合组”组长。这位有远见的科学家,举出很多事例说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性。真正决定命运的,是总理的一槌定音:现代科学新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,我们要搞计算机!按照周恩来的要求,规划委员会将计算机、自动化、半导体、电子学四项作为“紧急措施”写入规划。从此,中国的“计算技术”从纯科学变为“科学与产业”结合的重大项目。

  要上马,第一难是关键的电子元器件极为匮乏,怎么办?只有进口。中科院计算所办公室主任何绍宗以外贸部贸易代表身份到了莫斯科,才知道这些元器件属于重要军事物资,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。他赶紧给国内打电话。由于时差,计算所的万永熙接到电话已是深夜。他当即要车进城,赶往外贸部长李强家。部长这时已经睡下。听说是科学院的事,立即起来听汇报。他要万永熙连夜列出所需名单,第二天拿着名单直接向周总理作了汇报,并开始与苏方谈判。不到一个月,研制计算机的仪器、元器件便运抵北京。

联系方式

010-51480973

010-63701497

徐立强

781823372

kf@ibicn.com

公众号

小程序

在线客服